………… 是的,
只要你把這個基礎打好、立穩了,
就可以跟十方諸佛握手寒暄,
可以跟他們交流、相互激盪!
只要你下足了功夫,用功到家,
你這麼一講,他就來跟你印證了…
你看看後面的經文──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
這些菩薩相互激盪、互相應對之後,
十方諸佛同名(會主菩薩的名字都相同)
來為他摩頂授記,他說──我於國土
所說原因完全同你一樣,一字不差
就是指這個部分…
你要知道──要是沒有這「法」的本體在,
那你根本沒有辦法講,這就是「法」的本體!
我們學佛要探究、談論的部分也就是這些,
你在修行的部分也在修這個「本體」的部分
《華嚴經》講得這麼清楚!
你在學佛,竟然「不見不聞」?!
你說我們這裡沒有《華嚴經》嗎?
每一部藏經裡面都有,但你就不知道啊!
我們在讀誦的時候,你有沒有留意到這些呢?!
你看看,那每天誦幾卷經文的人都誦過了
問他“這些經文講什麼呢?”──
呃?… 有這樣說過這些嗎? 我好像沒看到耶!
這就是你誦經時不留意經文的內容…
這是我們講到「前言」的部分,那麼
《華嚴經》正宗分的前言就從這裡開始
祈請,也就是正式~~請法~~
「請法」有兩種:一種叫作「言請」,
一種叫作「念請」。
「念請」就是想、思惟,(你在思惟,
人家就知道了)
另一種「言請」是「開口」祈請
開口的「言請」通常是為眾生請法,
思惟的「念請」則是自己想要知道…
你能不能夠作到這一點,那是很清楚的!
有些人想要請法,游疑半天,自己又想
──別問了,他一定不知道的…(你就不問)
那師父所知道的~你就永遠不知道~
因為你已經斷定他根本不知道,
你「念請」一起,然後又自己打消,
就~~你自己要揹那個因果~~
你不要經常哀歎“為什麼我障道因緣多?”
「因果」就在這裡頭啊!!!
所以,我們講過那個例子:
一個菩薩帶了二兩銀子,想去供養法師
(嗯…我這二兩銀子今天要供養師父的)
到了師父那邊──哇!怎麼有兩個師父呀?!
還好我有兩塊銀子,剛好一個人一塊!
那好,就這麼辦! 他以為這就結束了。
可是當他回去時,發生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黑白無常在半路上等著他“你怎麼來找我?”
──你剛才欠了法師一兩銀子!
“哪有? 我一個人各給一兩呀!”
──誒? 你從家裡出來的時候,
是要給法師二兩銀子。
“是啊!我是要給法師二兩銀子的”
──那你怎麼只給了他一兩呢?
“啊…他們兩個坐在那裡,當然一人一兩”
──你發心要給「那個師父」二兩,
現在只給了一兩,你欠他一兩!
你發心要「請法」,後來又轉了念頭,
那這個「因果」當然要由你自己揹了!
假如你請法,他不會,那是他的事。
如果弄了半天就是你不信,貢高我慢…
那這一點就很麻煩了。
...........
法筵精點~1304(擷自講記如來現相品~01-1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