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
當無明不起作用的時候,當然就般若智起作用,
自然就完成「轉識成智」了,這對我們行者來講
它是很自然的事,理所當然… 但是,你用大腦
就想不到了,「大腦」到這裡就講──那要如何
把無明破掉呢?
「無明」不是怎麼破的! 是因為「禪定」的功夫
帶動「般若」能力的增加…它由「凝視」進入到
「觀照」,進入到「照住」,進入到「照見」… 那麼
~~「照見」的時候是「色、受」之間的對峙,
這個時候就產生「話頭」了,這個時候
「般若」就有能力 不把 根的當體記憶
轉給「識」作為識的當體記憶,它不給了…
不給,那「識」就不能起作用,自然地
「無明」就消失了,這叫作「捨識用根」~~
當用根的當體記憶的時候,「般若」就起作用了,
這個是「般若智」來引導「根」,那這個時候的
惑體就不見了,變成「智體」了,就從這裡開始
出三界了,你就在彌勒內院,這是「法界」的前行!
也就是說──你進法界了,在大門裡面… 這個時候,
開始修「三三昧」,就是三摩缽底,三摩地的種子。
當然,這個時候你先修的「空三昧」已經完成了,
空三昧加以擴大──定中 有 空三昧
──不在定中 也有 空三昧
(你要留意到這一點)
那麼再來這是叫作「無相三昧」,無相三昧以後,
再修「無作三昧」──我作意 也在空三昧裡
──不作意也在空三昧裡
這個時候,後三三的「空、無相、無作三昧」完成
你就入法界,再來就是「法界大定」了,所以,
~~佛陀常在定中(那伽常在定)
無論是「作意」或「不作意」,
「有定」或「無定」都在定中…
這就是 samadhi,就叫作三摩地~~
所以三摩地是到這裡才有的,現在外頭滿街
都在講他具備三摩地,不是的!
有個老居士,居士林弄得蠻大的,有一天我遇到了
“師父啊!我現在跟你講話,我的大悲咒就潛起來,
那只要我沒跟你講話,大悲咒就又自動浮出來…
我已經到了大悲咒三摩地!”這是什麼狀況啊?
「大悲咒三摩地」怎麼會是這樣的呢? 他已經變成
一種慣性,慣性! 唸啊唸的,唸一唸... 就來個
──嗨! 你好啊,你好,好久不見了…
──喔… 你修得真好,滿臉發光哦!”
他一走開,那大悲咒就又提起來了,這是一種慣性,
這種「慣性」跟「三摩地」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就像你自己以為你已經修到什麼程度一樣,
你「自己以為」的,這算不算妄語呢? 這不叫妄語,
這是自以為成就,那「自以為成就」不是妄語,
妄語是要下拔舌地獄的,他不見得下拔舌地獄,
可是,當他每唸一次、念頭轉一次,說他「已經
到三摩地」的這種概念會一直轉,這叫作無間業。
這個「無間業」是證明──你下輩子會當鸚鵡,
生生世世就當鸚鵡,不斷說著:“我得三摩地.
我得三摩地… 我證三摩地.我證三摩地…”
所以,人家唸佛你也會唸,但是鸚鵡唸佛沒效,
因為有口無心! 你看看,他就是有口無心啊…
他「已經入大悲咒三摩地」嗎? 那就他自己講的,
他實質上的本質有沒有到達那裡,他自己不知道,
以為他這樣子就是了,那是他自己以為的… 所以
當他這念頭轉一次就一輩子,轉一次就一輩子啊!
...........
法筵精點~1779(擷自講記鹿谷淨行09~0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