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我們要談普賢行願品

這一卷經文,在七世紀以前並沒有出現,

沒有,不存在,是到八世紀才誕生

因為在六、七世紀所翻譯八十華嚴」裡

還沒有這一卷關於「十大願王經文。

 

這裡頭牽涉到了「世界觀」的問題,

大概沒有人去留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是來自于南印度的思想還是北印度的思想,

我們只說是源於「印度的思想」。

事實上,真正形成這種四處參訪善知識

思想是在西域形成,而不是印度

這是大家應該要有的一個「世界觀」。

這個思想是從中亞細亞森林草原

或者是綠洲那些區域逐漸形成的趨勢,

因為這個地方的民族有一個特色,

歷史上來講,沒有統一的文化

也沒有統一的政治統一的語言

在這種沒有統一文化前提之下,

這塊區域到底是什麼樣狀況呢?

 

在古代,哪一個文明興盛,那麼

其他地區的人就會向這個地區跑過來,

中國興盛時,都往中國走過來,

當印度興盛的時候,通通往印度走

所以當中國亂的時候,大家就往西方跑,

當中國興盛的時候,他們就往東方

麼,巴比倫文化、埃及文化、波斯文化,

也發生同樣的情況…  所以,這個地方

正好可以彙聚五大古文明思想精華

就是這樣的一個前提,你一定要弄清楚。

 

那麼後來到八世紀的時候(唐朝時期),

南天竺(印度南方),有個烏突國

國王中國進貢,把用羊皮紙寫的

這總共有四十卷經文獻給德宗皇帝

德宗皇帝就請般若三藏法師翻譯,

清涼國師也在場,把這個翻譯下來,

多了這一卷,是前面沒有的。

以我們現在來看,怎麼多出這一卷?

清涼國師來講,叫重示普音」,

華嚴經前面的部分重新run一遍,

因為這是多餘在原來的八十卷裡沒有,

現在把這一卷加到「八十華嚴」裡面

就變成八十一卷經文,所以

等於重新開示普音的部分。

..............

 

法筵精點~818擷自昆明講記大願王新探09-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iyun 的頭像
    haiyun

    修行的第一手資料

    ha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