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要把那個經典的語言模式表達方法

跟思考的模式思考的方法,把它給提煉出來

然後自己要依循那個方法實際去進行

───────────────────────────────────────────

 

……… 所以

佛法告訴我們,你在學佛的時候

一定要懂得去建設一部的思想。

就像玩“玩具”一樣,

如果你玩那種一大堆層層疊疊的積木,會很容易厭倦,

因為那些組合變化都有一個基本的理論模式

不到三兩下就被你掌握住,你就不想玩了…

 

但是,最好玩的玩具就是

”就只有那麼圓圓的一個,很單純,可是

變化多端 ,很具吸引力,可以百玩不膩…

我們看那兩百六十多字的《心經》就類似

的狀況,思想結構已經很完整了,

可是你卻不懂得充分的靈活運用…

現在,

你有沒有辦法去掌握到一個法門或者一部理論

並且能夠把它活用起來,就像玩球一樣的百玩不厭!?

要不然,對於佛法,你就無法建立起正確的認識

不論你是走唯識的路子,或者空宗性宗的路子,

那都可以! ~~重點不在經典的多少,

        而是你必須要能夠抓得住

              這是第一個!~~

你要把那個“經典”的語言模式表達方法

思考的模式思考的方法,把它給提煉出來,

然後,自己要依循那個方法,實際去進行

 

第二個,你要跟隨著善知識來學習,

那個善知識是如何表達的、用語是怎麼用的?

如果在用語上、在思惟上,沒有系統的話,

那就不是善知識,因為他無法很具體的表達真理

我們舉個很粗淺的例子,不是很恰當,

但是可以提供大家作個參考。

 

山上有個老和尚,一到了七月就忙得不可開交…

有信徒來祈請說:師父啊,我家來拜個梁皇寶懺

──沒用啦、無效啦,不必拜,拜那個做什麼?

  沒時間拜啦,我們哪有時間去拜什麼懺…

可是,到了淡季的時候,卻又打電話催促人家

──你不是要拜懺嗎? 快來拜啊,那功德很大咧…

你看看,

旺季時,就說人家拜懺沒功德; 但是

一到了淡季,卻又改說拜懺功德很大??

他不能貫徹,不能貫徹自己的言行

為什麼有這種情況呢? 你說他是善知識嗎!?

可是這種情況卻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標舉“華嚴宗”,

就表明──這是華嚴經》的思惟模式

     這是華嚴經》的語言模式

我們有一套“如何解讀華嚴經”的方法;

現在你看不懂沒關係,我們可以教你怎麼讀法

那麼,

在其他方面,你也要去找這一類的善知識,

否則,《法華經》你怎麼看?

還有那楞嚴經》你怎麼看?

你以為《無量壽經》那麼容易看嗎?

你可能就看錯了,都看錯了

…………

 

法筵精點~639擷自講記善財51彌勒菩薩章0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