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人的層次感很明確總是要分得一清二楚

這使得我們在修學上就會產生很多的障礙

反而變成了所知障”…

────────────────────────────────────────────

 

…… 印度的修行人對於古大德的成就他們

都能講因為他到處參訪不斷吸取前人的經驗

細細咀嚼法味同時也把心得與大眾分享

 

但是這當中難免也有一種狀況,

印度的修行人他們沒有做這種記錄

譬如說:“以前有個廣欽老和尚,人稱水果師”…

中國人一聽,大概會問「以前是什麼時候?

那印度人他就這樣答覆你: “好久好久以前”

呵 ── 就是好久好久以前?!! 不講某年某月,

也沒有什麼朝代、紀元,都沒有! 所以,

印度人對於時間觀念跟我們不一樣

我們會說──是清朝、明朝、宋朝、唐朝、漢朝…

哪個朝代或者哪個皇帝的時候; 但是他們沒有

啊就long long ago,古早古早以前! 所以

這個人到底是生在前面,還是後來才出生的,

往往說不清楚,乾脆就都“好久好久以前”!

 

這個“好久好久以前”或者“好久好久以後”的觀念,

來到我們這裡就不同了,中國人的層次感很夠

所以能夠清楚交代這個「好久好久」是怎麼樣來的;

印度人遇到這種狀況時,就以他們修行的心境來做答,

他們對於時間的觀念與計算方式跟我們不一樣。

 

譬如,我們知道,佛法裡常常講「」,其實

印度人所謂的“一劫”只是指“完成一件事”而已,

比如他們說:“啊我花了一劫的時間吃了一餐飯” 

你聽到這種說法,會不會傻眼啊? 那麼,

他們印度的苦行者在這樣四處遊方參訪當中,

對於“時間”的部分不會特別去分別、記憶,

他只要看到成就者如何修法而得成就,

這樣就好了、就夠了,他又繼續往下一站走

 

那麼,就因為他們常常就是這樣作傳述的,

所以你會發現──印度人的名字很多都重覆了!

像「彌勒」是印度很通常、很普遍的名字,

到處都會看到有很多彌勒,其實可能不是同一個人;

還有像迦旃延文殊師利龍樹、阿難

這些在印度都是很普遍的名字,所以很容易重疊,

我們就往往把他當作同一個。 並且,又因為

他們所講的時間觀念不定、方位觀念也不定,

所以,我們就很容易會把它通通混在一起了,

這種混雜在一起的情況是印度人很普遍的現象。

 

但是,我們中國人的層次感很明確

所以常常要把它分得很清楚,一清二楚的,

那我們在修學上就會產生很多的障礙,

這是一種不幸,反而變成了“所知障”,

我們必須先把這些給弄清楚。

…………

 

法筵精點~636擷自講記善財51彌勒菩薩章0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