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表示「太陽」──天亮了,咕咕咕…
兔子是「月亮」──它不是在樁米糕嗎?
那也是把中國文化融進去了…
────────────────────────────────────────────────────
……… 當然,對印度人而言,
這很容易,因為他們有那個文化背景。
而我們沒有這個文化背景,我們現在
即使從小孩子就開始學佛,你所給與的也不夠…
因為我們這裡的孩子
從小他就知道有白蛇傳、有七仙女,
有西遊記、有孫悟空,有西廂記、紅樓夢…
這是你的文化背景,你自然就知道的。
對於這樣的文化背景,我們只是把它當小說看,
而印度的文化背景都在修行,都是神話!
在我們看那是神話,而他們──
其實都是修行的東西,所以,在修法當中
要起觀就很容易「緣想」而起觀。
譬如我們看這裡所提到的
“執杖持瓶恆潔淨”,那要起觀想,
這個執杖、持瓶,都是平常所熟悉的,
他就很容易觀起來了。 那你呢? 你根本
不知道怎樣是執杖、怎麼持瓶,你觀不起來…
但是,
當你打坐的時候,觀想
──孫悟空那支金箍棒──「咻」的,金箍棒就出來了
──沙悟淨那支月牙鏟──那你知道的禪杖,也觀出來了
──豬八戒的九齒丁鈀──你更熟悉了,當然就能觀出來,
因為在你的文化背景裡有那些。
可是
你在修法是修印度的法,不是修西遊記,
所以,孫悟空那支金箍棒就出不來,你不能觀想。
但是,觀想那恆河水的「澡瓶」,就觀得出來,
為什麼觀想得出來? 因為他有那個文化背景,
你的文化背景不是那些啊,你要留意到!
而這個文化背景融入在修法的歷史長河之後,
中國文化裡的很多東西也進入修法了。
你注意看看──很多的佛畫裡頭
常看到有一隻雞和一隻兔子,
雞表示「太陽」──天亮了,咕咕咕…
兔子是「月亮」──它不是在樁米糕嗎?
那也是把中國文化融進去了。 因為,融進這些,
透過思惟,他的觀想才容易生起來…
其實,「烏雞跟白兔」就形同於「執杖和持瓶」,
他在訓練的就是與文化背景息息相關的那個部分。
他訓練這些文化,那你“具足智慧巧談說”。
有人說「烏雞跟白兔」是道教的修法,
不是的,那是文化背景的關係,而不宜硬說
它是道教、是佛教、是婆羅門教,不要區別這些,
只要那個修法是正確的、是對的,就好了…
因為──這種修法
通常是後半段,證阿羅漢以後修的。
現在,
我們是業障凡夫,煩惱一堆的人在修法,
本來講的這兩個是烏雞、是白兔,
啊現在的你,就看成了台幣、美金
對你而言,好像這樣觀想比較快啊!?
要不然你就股票、基金!? 哦,那可麻煩了…
但這都不是「對」或「不對」的問題,
你要會懂得運用,這個修法是可以的。
再接下來這兩句講普賢菩薩的修法,
那是另外一個行法,但是都與「觀想」有關:
一個是透過「持咒」,語言、音聲的修法來成就,
一個是透過「身體」的鍛練來成就的。
所以你看,
吐故納新自充飽,就是身業的修法。
吸風飲露無異食
或坐或立不動搖
這都是講「身業」的修行方式。
現諸苦行摧異道!
從《華嚴經》的立場來講,這個普賢的行法,
婆羅門的法我們也可以修,外道苦行也可以修…
當這個行法提昇到「一佛乘」時,
婆羅門的行法就是「文殊菩薩」的法門;
這些外道的苦行提昇到「一佛乘」的時候,
就變成「普賢菩薩」的行法了,你要留意到啊!
至於,這個過程變化是如何轉換過來的,
那就需要透過專業領域來討論了,我們
在講經的時刻裡,沒辦法講得太詳細,
但是,我想跟各位談到這裡,應該夠了,
這是附送的禮品!好,
祝福各位,阿彌陀佛!
法筵精點~514(擷自講記善財第53參普賢菩薩章~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