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講記十大願王.新探~04
剛才,我們提到──
“所”這個標的指的是普賢菩薩,
“能”這個標的指的是文殊師利菩薩。
這裡頭要展開的理論系統是相當廣泛的,
那我們簡單地提一下這個部分。
你大概沒聽過佛教還講本體論吧?
全世界人類思想中的「本體論」,
只有在《華嚴經》裡才有,
其他找不到,他們雖然也講本體論,
但講得很空洞,沒有像《華嚴經》
這麼具體的陳述真理的存在與特質,
從真理來講本體論,那就是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存在是什麼樣子呢? 這個
本體論一展開來的話,那大概需要
講上100個小時才講得完。
至於有關於「哲學」的本體論,
那在《華嚴經》裡是講得最清楚的,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全講了。
但是,簡單地說來──
「本體」就是「清淨法身佛」!
清淨法身佛無形無相,是一種「無極」
或者「形而上」的東西… 那麼,從這個
無極轉變為太極時,叫作「無極而太極」,
也就是從清淨法身佛變成你可以見到的
有形有相,這個就叫作「普賢菩薩」。
中國的佛教只用一個「普賢菩薩」的名稱,
但是在印度,「普賢菩薩」有28個名字,
這當中包括行法的名稱,還有我們這個
中觀論派的義學經教的名稱,有很多名字。
那這裡講的是“所”所表現出來的,
他已經是由「太極」分「兩儀」了,
那這就分「兩儀」來講,降一格來講…
因為,一說到「現象論」你都一目了然!
──桌子、椅子、紅包、麥克風、電視機…
你看就知道,那就不用定義了,
可是越往上,就越麻煩了… 所以,
當你不瞭解形而上時,就講形而下,
人類思想是從形而上一直到形而下,
所以,由無極而太極,
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一直的擴大,讓你可以瞭解… 所以
來到兩儀時,就產生了“能、所”
──“所”是普賢
──“能”是文殊
我們只先講到這裡,再往下詳細的部分
以後有機會再講了。
那麼,在這裡你就會發現,為什麼
普賢菩薩講完“所”這個標的之後,
緊接著就說~~我以普賢行願力~~
這「行願力」簡單,只有“能”的部分。
那麼,這個“力”要大到“普賢”,
大到涵蓋整個“所”的這個部分,所以
才叫作「普賢行願力」,知道嗎?
他指的是「普賢」所代表的這個所的部分
──是整個法界虛空界的這個部分,
所以才有「普賢行願力」的講法。
..............
法筵精點~801(擷自昆明講記十大願王新探~04-0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