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給予各位的是整體的、全方位的,一路教到底,

各方面的教導與矯正──要你各方面都去嘗試、去經驗。

──────────────────────────

…………… 

 

舉個或許大家都有經驗的例子,

如果你是帶眼鏡的人,就有這種感覺。

擦眼鏡的時候要小心翼翼的擦,

要不然你會發現愈擦愈糟糕;本來

只有一點點東西,那麼一擦變成一大片,

「糟糕了!看不清楚了。」有沒有!?

 

洗是洗好了,你得要輕輕的擦,要不然

這當中如果有一點,就會變成一大片,

你還得再重洗一次。 那你就知道,

本來是已經很乾淨了,就只有那麼一點,

你可以輕輕的一吸就好了,但是

你假如一揉就完了。那一個東西,

它本來存在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但是我們不會用心,就像你不會擦眼鏡一樣,

擦到最後氣死了,乾脆重新再來一次。

 

我們就像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常常弄不清楚;

不是另外有一個什麼大道理。因為這麼

一點點,你調不好,那你不能進入狀況

佛法的存在,就是這樣,

不管是講「體性」也好,

是「實相」也好,

是「話頭」也好,

是「疑情」也好,

指的就是這麼一個。

 

那麼要怎麼去得它?用智慧。

智慧,不是像關公耍的大刀,

也不是魯班用的斧頭;它是要你

很小心翼翼的,叫作:善用其心。

你輕輕點到,自然開竅,那個體性、

那個疑情,它自然就綻現出來!!

會用功的、有智慧的,他

輕輕的一蹬,就上去了。

 

我們沒智慧,所以我們不會用功。

不是各位不用功,你是太用功了,

不是不用功,而是用功過頭了。只要

輕輕一下子就好,結果你把鏡片都捏破了,

不必那麼用力。你太用力了,為什麼?

因為你沒有抓好應該如何用功」。

所以,

我們不管講智慧、講深參、講善用其心、

或者講如團如火、或者講一心不亂,

通通叫作「智慧」,你要懂得運用。

 

所以在修行過程當中,第一個你要去感受,

要各位提疑情、參話頭、要自己生個蛋,

就是自己去設定那個「諸佛體性」的標的,

然後要一直去用功。

 

這些師父們一再的逼迫我們「參

?!!! 一路的參下去是參什麼?

就是要你在這個地方用「智慧」,

這是修行的兩大甘露門。

 

那麼,用什麼來修?我們叫作「普賢行海」。

這名字聽起來都好美啊,華嚴的境界就是這樣!

假如沒有普賢行海,那你根本沒辦法。

所以我們給予各位的是整體的、全方位的,

用現代的話來講,叫作「一路教到底」,

各方面的教導與矯正──要你

各方面都去嘗試、去經驗。

……………

法筵精點~S112擷自不一樣的禪修開示~1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