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念佛章中,有海雲比丘的「廿一能」, 

  以及第五十三參普賢菩薩的「廿一所」, 

  此乃大念佛章的廣大與殊勝,亦是 

  時下坊間的民間信仰唸佛法門所不及者。~~

───────────────────────────────────────────────────────

  淨土法門本無淨土法門,佛陀在《阿彌陀經》上的昭示,原本是對諸大羅漢的開示,針對阿羅漢的成就其後的歸宿,與克里虛納的神國有何不同之明示。  是故提出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以諸佛淨土的殊勝對至尊首神的國土,以勸阿羅漢及眾生應該發願往生!  其目的除宣揚佛陀的淨土殊勝,更在鞏固阿羅漢了生死、解脫、出三界的信心。  同時也為佛教的終極目標,樹立了永恆性、光明性、恆動性超越性與存在的關係,架構了完美的理論系統;  奈何後賢不識,反將殊勝大法轉為口持佛號、了此殘生之勾當!


  今云「華嚴淨土大念佛門」,則是為匡正時弊而重新提出的淨土法門,大別於市井坊間的「唸佛」法門!  華嚴淨土大念佛門亦有技術門與工程面,唯此中有「禪淨法門」與「密淨法門」之別,茲分述之:

 

壹. 禪淨法門中的「大念佛門」技術面

禪淨法門意指以禪的置心一處作為淨土大念佛門的技術指導,但非以數息達參禪金三角,而是以念佛而致念佛金三角!  即以「十六洪名」念佛直到一心不亂,且全身心皆能放輕鬆,並對洪名的流動能夠清清楚楚。  此乃禪淨法門中大念佛門技術面的門檻;   自此以去,工程面的作用將引領生命觀境的現前,而令技術面去浸透淨土(器世間)架構的各項工程。

  此時的「向來處去」已經不是禪法中的「念頭」,而是「生命源頭」!  此華嚴大念佛門中的「向來處去」,即是向「生命的故鄉」去!    生命故鄉即是華嚴淨土,即是華嚴大念佛門的標的,也是出三界、了生死永恆的終極目標。  此「如何向來處去」乃是禪淨法門的技術面,亦即當生命觀境現前時,首先應揀除舒服禪現象,其次揀除善根發相。

行者往往將善根發相當作生命觀境而停滯不前,乃至墜入邪定聚中或不定聚中。 欲入正定聚中,首須確立生命觀境!   因此,行者對於生命觀境的揀別即是第一功課! 揀別能力不能確立,此一菩提道的進程即將停滯;若冒然前進,即入邪定聚中。 生命觀境的現前唯在念佛金三角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呈現! 因此對於念佛金三角的檢驗即是前提性功課。   此一前提建立之後,才有所謂的「向來處去」,或鼓起返航大纛航向生命的故鄉!

  此時行者胸中必然湧起遊子思鄉之情(念頭)! 然此胸中所湧起遊子思鄉之情非是凡夫之境,而是行者的念頭,亦即「向來處去」的軌跡,行者之所要乃此可循之跡!  此跡非是思惟軌跡的邏輯,而是永存心中的疑情,引領行者在菩提道上前進; 此「鼓起大纛航向生命的故鄉」乃技術面的要領也!

 

貳. 禪淨法門中「大念佛門」的工程面:

禪淨法門的工程面可以架構自己的工程面,亦可依生命學工程面或經教行法的工程面,而不依禪行法的工程面,否則即回歸入禪法之中。   淨土的工程面可依華嚴淨土大念佛章而架構,故此大念佛門即是要對大念佛章極為熟稔,方能依之起生命觀境!   此觀境唯是依「廿一能」及「廿一所」而起修,前行有四具足信,令行者過四果位,對普賢菩薩起堅信心,乃十信之保衽也。   過此十信位,廿一能、廿一所即能隨分證入法身位而得自成就菩薩淨土,意即超越世間有為境界; 若未及於七住位,亦能隨分往生諸佛淨土!

  是故淨土行者的工程面即在架構淨土的一切資糧──亦即智正覺世間、眷屬世間及器世間的本質,乃至於為圓滿生命的存在性,須具足「生」的永恆性、光明性、恆動性、超越性所必須具備的一切品格資糧; 這不是知識邏輯所能確知的!  因為每一行者的生命性德所欲展現的本質與因素皆不相同,所以每一行者所需的資糧與要件,不但會不相同,還有可能會相互矛盾。  是故,大念佛章中,有海雲比丘的「廿一能」,以及第五十三參普賢菩薩的「廿一所」,此乃大念佛章的廣大與殊勝,亦是時下坊間的民間信仰「唸佛」法門所不及者。

  「生命觀境」的現前不同於「觀想念佛」的「觀想」。   生命觀境亦非綜合法塵中的意識流或概念包作用;  生命觀境是單一概念乃至單一法塵的呈現,故此揀別是非常重要的功課!   綜合法塵的揀別在單一概念前即應建立,茲不贅言;  此中所須進言者,為單一概念與單一塵境的不同: 在單一概念的生命觀境時,仍然是概念,此時要修四具足信、過四果位,方能進入單一法塵,而在十信位中修普賢信心; 具十信滿心即是對普賢菩薩信心具足,即能由單一塵境而入法身位!   故此中對綜合法塵、意識流、概念包、單一法塵以及單一塵境必須要有非常明確的認知與揀別的能力;    否則,如何而能稱為普賢信心歟!

 

參. 密淨法門中的「大念佛門」技術面:

密法的技術面即在三密合一上,所以欲身語意三密合一,此淨土行法的技術面即是密律結合的淨土法門;    故在三密合一的前提下,如何透過十六洪名的持誦,以令身、語、意三密合一──除口誦洪名、意定在韻、身行清淨外,持誦的技術自有其一定的標準、持誦洪名者,有一舒服禪的慣性作用──即有自然湧出佛號或咒語的慣性情形,此乃舒服禪的現象!    行者若不識,常墮邪見網,在菩提道上停滯不前,不成四果而成啞果。    另一情形即是在善根發相中,誤將善根發相誤以為四果成就或諸佛授記,此亦耽著禪味而成啞果,是為可憐憫者!  準此以去,三密合一即達修行開始線,是乃密淨行者之資糧足矣!

 

 

肆. 密淨法門中的工程面:

亦準大念佛門而架構之,反不依密法之四曼交融,以其為密行而非淨行也!  唯技術面可用密行而已歟!  是故,吾觀淨土法門實是綜合式行法,將原始五停心觀中的念佛觀引出,并入禪法或密法而行之;   而於「大念佛門」中更進一步,以架構淨土為鵠的之普賢乘,則是普賢乘中直指行法標的之特色!   百千法門中,唯此一法直接建設真實完美的菩薩淨土!  淨土中的三世間圓滿,生命存在於永恆、光明、恆動、超越之中,是乃普賢乘的直接標的歟!

 


~~華嚴行法的技術面與工程面13華嚴淨土大念佛門~~

 

 

F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iyun 的頭像
    haiyun

    修行的第一手資料

    ha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