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定位而不動心必靈敏 觀察焦距已定──

世間萬相象世道人心即如水中月而能一目了然

關鍵即在者自行中的定位焦距而已……… ──────────────────────────────────────


人處世間,眾生萬類,心性各異,如何而能與之相處,不受其擾,進而和諧共處,各得其樂,而自安然適泰,怡然自得,是謂:不動。

 

 

不動者,定位堅定;其餘皆虛幻,不必為其所困擾!其一切外緣,隨眾生之緣而有動,外緣之動是眾生使然;己靈既已定位,務必堅守定位而不移!既不移定位則心不動,不動即是不隨外境而動;若心亦隨緣而動,則定位必移!是時吾觀世間必不正確,以其無焦距而不能看世間相。今以定位而不動,心必靈敏,觀察焦距已定,世間萬象、世道人心,即如水中月而能一目了然;關鍵即在行者自行中的定位焦距而已!

 

 

定位之後而能深化,深化之工程即是深耕,深耕即在行者自行中的工夫上,一再的重複與窮盡!在窮盡底源工夫上,能令行者樹立自行的風采,此即德行之來源。在重複的工程中,係使行者熟悉技術面的定力,若無此技術面的定力,德行唯是應酬語,無有實質上的意義。

 

 

窮盡底源係行者開創工程面的智慧,行者以此工程面的成長展現見性之見,亦以此手眼在化導當機眾,並以此智慧行展現行者的性德與德行的標的。不論行者的德行也好,行者的風采也好,皆在定位的深化上,而此深化即是重複與窮盡。此定位也好,不動也好,不移也好,正是行者處世間,安居樂業、靜觀眾生相,而能一目了然的原因。

 

 

然以世人欲望、妄想太多,無法定位,反而以大腦的作用,藉思惟邏輯的外在目標而定位;此種定位不真,非是定位,而是慾求的目標;而外在的慾求是不定的,目標是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有變化,是其不能一再的訓練重複的定位及無限的窮盡底源之心性功課;所以,此乃世人儘管世間目標或成就再大,皆有空虛感與恐懼感的原因,應知定位與目標是不同的。

 

 

事法的定位是心法的不動。言不動者,即是心性如一,於阿耨菩提道上是取得了啟動機制;而於世道人心的路上是取得了熙怡自在、處眾和諧的訣竅。此乃宏觀佛法中的特色,亦是普賢乘中一乘不共別圓的第一特色!

 

 

是故,定位即是真發阿耨菩提之心,一發即是定位;身在世間,業力即入緣起法界!此時,起法界中的一切願力及法界因素,即能以此定位為核心而靠攏過來……因此,於出世法中即得大變易生死,而於世法中即能通達人心,了知周遭人性,自在其中安然適泰,無有得失憂喜之情境,自然平等、平等……世出世間法具矣!不共別圓之特質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iyun 的頭像
    haiyun

    修行的第一手資料

    ha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