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供養與修法供養:在供養修法中,真供養與法供養,

經論中並無明確的定義及分別。就《華嚴經》中,普賢菩薩

之法供養與文殊菩薩之真供養是有明顯的不同。

  

在文殊室利菩薩的《淨妙國土章》中,善財童子請教──

行何等法,當得聖者淨妙國土!?文殊室利言:若諸菩薩,

能於一切心無憍慢,於諸眾生生平等心,於諸如來修真供養。

 

在第三節中明確指出──菩薩有十種法,

具足圓滿則得成就修真供養一切如來,何等為十:

一者. 以法供養。

二者. 修行諸行。

三者. 平等利樂一切眾生。

四者. 以慈悲心隨順攝取。

五者. 以如來力隨順一切。

六者. 不捨勤修一切善法。

七者. 不捨一切菩薩事業。

八者. 如説能行如行能説。

九者. 長時徧修心無厭足。

十者. 常不捨離大菩提心。

 

就後文演繹,有三重點:

其一,如來恭敬尊重法故

   猶如孝子尊重父母

   承順顏色心無暫捨

   若復有人敬其父母

   其子倍復尊重是人

   諸佛如來亦復如是

   若復眾生供養法者

   是真成就供養如來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其二,如來從修行中來,若能修行──是則成就供養如來。

 

其三,諸佛出世,本為利益諸眾生故,為以慈悲攝眾生故,

      隨順利樂而為力故。

 

文末總结:善男子!

夫菩薩為欲利樂諸眾生故,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正覺。

善男子!汝應如是解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

 

在普賢菩薩的《證法身章》中,十大願王的廣修供養提到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所謂:如說修行供養、

     利益眾生供養、

     攝受眾生供養、

     代眾生苦供養、

     勤修善根供養、

    不捨菩薩業供養、

    不離菩提心供養。

 

文殊的真供養與普賢的法供養,其實只是言廣狹的差別而已。

其中文殊文中之供養是以法供養為標的;  故其真供養包含

法供養,並及於修行供養及利樂眾生供養;重點在供養的

定義為培養、增長。

 

而普賢文中是「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並再加上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此言多為後人誤解,以為在

供養具外,另有法供養。  此文的意思是在以如是等諸

供養具常為供養之同時應再加上法供養此時此供養具

之供養才是最殊勝的。 而此法供養乃七菩提分的擴大,

即是普賢七支供養雲法供養之條目。故「法供養最」不是

單指此七條目,而是指在「供養具供養」中將七菩提分法

融入供養,此供養才為最殊勝之謂也!

 

所以,文殊文中的供養,以法供養之「法」是指一切成佛

所有法標的。而普賢文中的供養,以法供養之法是指將

七菩提分法融入(起觀之謂)供養具中之供養,其中的

差別不是很明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