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比丘於推薦善友妙住比丘時,

           亦於僧格中特重行願及僧格的品相。~~

 

 

 

  《淨行品》中,文殊答智首的第一段經文中: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

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其下九句為別說。 別說中分為四大類,即:

 

 

  
    

 

    一. 於諸佛法心無所礙

  二. 住去來今諸佛之道

  

 

 

  

 

    一. 如諸法相悉能通達

  二. 斷一切惡具足眾善

  三. 於一切法無不自在

  

 

 

  

 

    一. 當如普賢色像第一

  二. 一切行願皆得具足

  三. 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眾生

 

    隨眾生住恆不捨離

  

 

 

  此中法部的「於一切法無不自在」可併入僧部;而僧部的「而為眾生第二導師」可併入眾生部。 第一種分類法重在法上,第二種分類法重在僧。 重法則以信位故法為先驅,重僧則在行法次第中,以僧的養成為重;故成佛之道,智者重在堪成法器,方論十種智慧。

 

 

  且後文第三參──海雲比丘,於推薦善友妙住比丘時,亦於僧格中特重行願及僧格的品相! 可見《華嚴經》中固云善知識為重,然普勸行者──勿云如何擇選善知識!於擇善知識前,應慎思量──某人堪成法器否?某人於善知識前及格否?某人的人品、僧格,合乎善財菩薩的典範否?若否,又有何資格選善知識呢

 

 

~~法界影塵49/8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