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者二十一願行~~

 

 

普賢行者海雲沙門將整個佛教史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一、從出離心菩提心  (即小乘→大乘);

二、從菩提心菩薩心  (即大乘→菩薩信仰);

三、從菩薩心普賢心  (即菩薩信仰→法身信仰)。

四、從普賢心普賢行願  (即法身信仰→法身實踐)。

 

 

 

綜觀當今之世,正處於第四期佛教思想開展的萌芽階段,

也正是普賢乘應機而生的時代因緣;在此階段中,身為

華嚴思想的傳承者,我們已經做了哪些?

 

 

壹、  作為硬體的道場:此一載體,目前正加緊積極建設中。

 

 從了塵到月霞,從月霞到慈舟,從慈舟到夢參,都秉持著一個

 「光講經、不蓋廟」的傳統,到了海雲繼夢,亦承續這個傳統

而發願「講經、不蓋廟」。  這是個「理想」,而「現實」上

則潛藏著「沒有廟,何以安置徒眾」的矛盾──  蓋廟,違反

初發心時的初衷; 不蓋廟,則遇到僧才培育的困難。  因此,

我們決定「要蓋廟」,來成立真正的華嚴教團,爲華嚴的法化

與命脈找到一個傳承永續經營的基地。

 

我們初建高雄道場,其實只是個辦公室而已;接著台中道場

也只不過是個大殿;最後才下定決心,覓得近四百坪的樓層,

正式成立台北道場;經過五年的奮鬥,由四樓再擴建到三樓,

而今經過前前後後近二十年的努力,算是勉強找到一個暫時

安身立命之所。  生命的存在就是真理,佛陀的語言即是真理

的語言、生命的語言。  而運用生命的語言與生命的思惟,來

探討生命的存在、價值及其真相,如此一群熱愛生命、追求

真理的人所聚集的場所,我們稱它為「大華嚴寺」。

 

大華嚴寺乃真實行者海雲大發「生生世世弘揚華嚴一乘教法

宏願所成立,為一「經海教海行海」之道場,其重點在於

華嚴思想的展開與落實。   而華嚴思想本身,不僅是解門,亦

同時是行門,更能啟發我們對生命應有的覺醒。  我們不放棄

佛寺為人們提供心靈避風港、精神支柱的傳統功能,然而面臨

資訊發達、個人主義盛行的功利社會,我們更須因應時代,

發揮更多導正人心、淨化社會的教育功能,所以我們現正積極地

投入「生命教育」的推展工作。.........

 

 

R011

壹. 作為硬體的道場~1 /普賢行者二十一願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