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大教網,下生死海, 

       濾人天龍,置涅槃岸……

 

 

~~中國佛教知識青年開始蘊育新的佛教思想及價值觀,

  但皆不離三法印、空性與菩提心,

  否則即失佛教的本質而非佛法!~~

 

 

  佛教在發展的過程中,由解脫道的訓練(第一期佛教思想的重點),發展到道場與信眾的經營第二期佛教思想的重點),以至於發展到僧俗四眾的信仰與解脫的訓練(第三期佛教思想的訓練重點)。

 

 

  此中一者為佛教思想演變史,一者為佛教社會的佛教文化史。思想演變有其主客觀因素,佛教文化的遞變則受佛教思想演變的影響至鉅,此一部份傾向於印度佛教史而言。

 

  就中國佛教而言,中國佛教與中國文化及佛教本土化有絕對的關係,且佛教愈深入群眾,佛教文化愈本土化;此時佛教知識青年即開始蘊育新的佛教思想及新的佛教價值觀,但皆不離三法印、空性與菩提心,否則即失佛教的本質而非佛法!

 

 

  雖然佛家與佛教育有著明顯的不同,但本質上是一致的!  佛家重行法體驗與契理之論,而佛教偏重信仰、崇拜與世俗的功利,但皆為救護一切眾生故。

 

 

  佛教的信仰與崇拜是佛教普及的原因,在廣大的信仰群眾中,圖像的存在是其信仰的重要媒介,所以隨著信仰的普及佛教的圖像也就跟著發達起來;同時隨著佛像的普及佛教的信仰就更深入社會各階層,乃至於此一族群中牢不可破!此乃自然的發展趨勢,非是借排他勢力而成之局!

 

 

  信仰普及所要媒介與解脫道的訓練是兩碼子事,但在究竟義上與信仰普及連成一條始終不斷的佛教長河,是所有祖師們一再努力的焦點!因此,一切能令佛教信仰普及的媒介無不出自歷代祖師的手眼!而如何在這廣大的生死海中,濾出人天龍,置涅槃岸,則又是祖師們的另一工程了。華嚴祖師們「彰大教網,下生死海,濾人天龍,置涅槃岸」是乃此之謂也!

 

 

  然,若無廣大的信仰群眾基礎,何有生死海可下?何有人天龍可濾?所以就信仰普及而言,乃解脫道之前方便也!因此,道場與信眾的經營,無非是為了「濾人天龍」之前方便罷了!此前方便中,尤以密法圖像最為重要,此雖為供養壇城,作為崇拜與信仰的儀式而言,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率的信仰凝聚方法!

 

 

  唯有凝聚廣大的信仰群眾後,方能濾出法門龍象,加以解脫道的訓練而置涅槃岸!否則,那有人天龍?只有鐵齒龍!

 

 

~~游心法界48/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