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第一層次的體驗到第二層次的體驗,

是必須經過十信位的擴大與成熟的階段;所以,

十信位其實是在訓練入法界的無限級通行證!………

──────────────────────────────────

 

普賢乘的中心思想:

古來只稱宗,不言中心思想、亦不曰中心價值觀;不稱宗即稱體,體用或宗用互稱。華嚴宗稱《華嚴經》的中心思想為「法界重重無盡緣起」為宗;按《華嚴經》的語言模式,一為境界,一為達此境界之道。

 

換言之,《華嚴經》的宗旨既然是言明法界(佛境界)為重重無盡緣起的境界,此為靜態的重重無盡;而動態者何? 此即入法界之道,亦在探尋佛在此法界中是如何重重無盡的?故就動態言,即是無盡超越!此無盡超越在因地(即法身四十一位之行法)即為入法界次第道;在果地(即妙覺的生命狀態)即為佛的生活情境!

 

此中,佛的生活環境告之我們,就全法界而言,法界唯是愈來愈穩定、愈來愈和諧,此乃以社會現象觀之,即社會愈來愈適合人居住。若就佛境言,一切皆存在,唯眾生願力與業力耳!佛唯就此業力、願力、智力、三昧力的相應行而已!

 

此中約普賢乘而言,乃入法界次第道的因地行無盡超越,當然,此因地的無盡超越乃入法界次第道的核心程式;但無盡超越之行,乃無盡悲願之大行,此行可不易行耶?其實不然!法界之行唯忌慣性與僵化,若能覺知,則此法界廣大行願是不難也!故稱唯「疑情」耳!然疑情是否太抽象了,故稱無盡超越唯有一法,如前兩篇所述,用作實例,以為說明:

 

一點,從世界觀到歷史觀,前曾言世界觀為第一層次的生命體驗。若一直停留在此層面上是不能稱為普賢行者,以不入法界故,故稱須有第二層次的生命體驗。然自第一層次的體驗到第二層次的體驗,是必須經過十信位的擴大與成熟的階段;所以,十信位其實是在訓練入法界的無限級通行證!

 

唯取得此一入法界的蕊片,即如何由第一層次的生命體驗提升到(產生)第二層次的體驗,這種生命中能夠自己產生體驗的能力,乃生命能量的擴大與生命境界的展開!亦唯其如此,生命才能由此方世界產生象限轉移而入法界!這正是普賢乘修行的核心,亦即普賢乘的中心思想!唯其生命中能夠自然產生成長型的體驗能力,才能夠稱為普賢行者。

 

第二點,從古典到新古典華嚴,正是歷史觀的明證!而在歷史觀的宏觀中亦有其執行上的微觀面,從其執行面上的覺知,乃至發起此種惱人的反傳統行徑;此中完全體現行者在盡形壽力行普賢願、普賢道的毅力,與肩負新時代使命的無盡壓力;這在從世界觀邁向歷史觀的過程中是不一樣的菩薩行。

 

以星雲大師言,其世界觀夠,所以多建設。  今我行歷史觀,必須破立雙舉,其中的矛盾與衝突可想而知!這就是此行願必須盡形壽,以及「成功不必在我」的氣節,何以需要以五百年來完成此一偉大的華藏工程的原因;這也正是無盡超越中的核心特質,生命中必具的一種堅毅的理想基因!前者為充分條件,此者為必要條件。生命的超越是神聖的遊戲啊!

 

E42 生命的超越是神聖的遊戲宏觀佛法中的普賢乘~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